隨著鋼鐵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對原材料鐵精粉的細度有了更高的要求,這就要求鐵礦選礦廠在選別過程中要合理控制影響精礦細度的因素。本文以某鐵礦選礦廠的選礦工藝流程為例進行說明,從選礦流程中的原礦處理量、自磨濃度、球磨濃度、分級機溢流濃度以及礦石品位這幾個方面出發(fā),考察了這些因素與鐵精粉細度合格率的關(guān)系。
鐵礦選礦流程
該選礦廠入磨原礦為致密塊狀磁鐵礦,礦石礦物以磁鐵礦為主,黃鐵礦2%-3%,均勻分布在礦體中。選礦廠的選礦流程為兩段破碎拋尾,磨礦采用自磨加球磨流程,自磨機出口配自返篩,控制排礦粒度在5mm以下,自磨原礦進入球磨機進行一段閉路磨礦,一段閉路磨礦后通過螺旋分級機實現(xiàn)分級。選別流程采用先浮后磁流程,浮選流程為一粗二掃三精,中礦循環(huán)逐級返回,浮選精礦為硫精礦,進磁選后產(chǎn)品為鐵精粉,磁選尾礦則進入井下充填。
按照鐵精粉細度不小于55%標識為合格產(chǎn)品(買家要求鐵精粉細度不小于55%),2014年4月共采集了76個班次的樣品,其中鐵精粉礦細度合格樣品數(shù)為41個,細度綜合合格率為53.9%。
影響鐵精粉細度因素分析
一、原礦處理量
下圖是4月份原礦處理量(A)與鐵精粉細度合格計次(S)之間的關(guān)系,由圖可知,當處理量小于600噸/班時,處理量對應的鐵精粉細度合格產(chǎn)品計次大于不合格產(chǎn)品的計次,由此可見,保持適當?shù)脑V處理量能夠保證鐵精粉細度合格率。
二、球磨濃度
下圖是球磨濃度(C)與鐵精粉細度合格計次(S)之間的關(guān)系,由下圖可知,球磨濃度對鐵精粉細度的合格率影響也不顯著。
三、分級機溢流濃度
下圖反映的是分級機溢流口溢流濃度(D)與鐵粉細度合格計次(S)之間的關(guān)系,由圖4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當溢流濃度19%≤D<23%時,鐵精粉合格計次明顯大于不合格計次,當溢流濃度大于23%后,鐵精粉不合格計次明顯升高,均大于合格計次。對于20%≤D<21%、21%≤D<22%、22%≤D<23%三個區(qū)間,合格計次與不合格計次比之分別為12:6、14:7、12:10,合格計次與不合格計次之間的差距隨著溢流濃度的增大而減小。
溢流濃度與鐵精粉細度合格率有著較為明顯的關(guān)系,鐵精粉細度大致隨著溢流濃度的增大而減小,且當溢流濃度小于23%時,鐵精粉細度合格率較高,因此生產(chǎn)過程中對溢流濃度的控制十分重要。在返砂量、處理量等條件允許條件下,應盡可能的保持溢流濃度在23%以下。
五、礦石品位
由于選礦廠的礦石供應不足,無法實現(xiàn)配礦生產(chǎn),因此礦石入磨的品位總是在一定范圍內(nèi)波動,本文最后研究了礦石的品位變化對最終產(chǎn)品鐵精粉細度的影響。通過研究可知,鐵精粉細度合格率與礦石品位也有著較為明顯的關(guān)系,當?shù)V石品位小于39%時,鐵精粉樣品的合格計次均明顯高于不合格計次。
鐵精粉細度大致隨著礦石品位的增大而減小,且當?shù)V石品位小于40%時,鐵精粉細度較高。礦石品位的增大不利于鐵精粉細度合格率的提高,這主要是含鐵量高的礦石更加難磨,高品位礦石在相同時間通過選礦流程,其細度很難達到較高的水平。從另一個角度考慮,選礦廠應該建立配礦生產(chǎn)的方式,一方面可以穩(wěn)定選廠中各個流程的控制參數(shù),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最終產(chǎn)品鐵精粉細度合格率的保持。
結(jié)論
1)礦石處理量、自磨濃度的變化、球磨濃度變化對鐵精粉細度合格率的影響較小,而溢流濃度、鐵礦石品位變化對鐵精粉細度合格率的影響較大。
2)鐵精粉細度的變化大致隨著溢流濃度和鐵礦石品位的增大而減小,且當溢流濃度小于23%時,鐵礦石品位小于40%時,鐵精粉細度合格率較高。
鐵礦選礦生產(chǎn)線設備咨詢電話:0371-677726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