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墨是可浮性較好的非金屬礦物,由于用途對產品的不同要求,選礦難度相比較金屬礦較大。石墨選礦除要求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外,還必需保護石墨的鱗片。本文介紹的是石墨選礦的工藝類型。
1、粗鱗片石墨礦。該類型礦石特點是石墨鱗片大、可浮性好,石墨原生粒度為0.6~2mm,礦石中含石墨5~10%,并含一定量云母。選礦以保護大鱗片為主,精礦品位控制在85~87%,以利于提高大鱗片產率,最終精礦中+80目含量在40~60%之間,采用多段磨礦、多段選別流程。
2、中鱗片石墨礦。該類型礦石石墨鱗片中等,可浮性好,石墨原生粒度為0.2~0.6mm,礦石中含石墨4~8%,云母含量少,仍以保護石墨鱗片為主,盡量提高大鱗片產率,精礦品位控制在86~90%之間,+10目含量40~60%之間。選礦采用多段磨礦、多段選別流程。
3、細鱗片石墨礦。該類型礦石石墨鱗片小,可浮性中等,石墨原生粒度0.03~0.2mm,礦石中含石墨6~15%,對產品側重提高純度,可適當降低回收率,精礦品位一般在85~90%,+100目含量5~20%。該類型礦石應強化選礦過程,直接生產電碳石墨。選礦采用多段磨礦、多段選別流程。
4、微鱗片石墨礦。該類型石墨鱗片微細,可浮性差,石墨原生粒度0.01~0.03mm,礦中含石墨10~20%,精礦品位一般只能達80~85%,對產品以提高純度為主,可適當降低回收率。選礦采用多段磨礦、多段選別流程。
5、非晶質石墨礦。該類型石墨鱗片微細,石墨晶體直徑小于1μm,但礦石中石墨含量高,一般品位60~80%,有時達95%,可浮性差,多數礦區(qū)開采富礦,經手選、破碎、磨礦、干燥、包裝,直接出售。當精礦品位達85%以上時,產品比較暢銷,只對品位85%以下的石墨礦進行選礦,一般采用浮選法。
石墨浮選常用起泡劑為雜醇油、145混合醇、仲辛醇等。常用捕收劑為煤油、柴油、重油、磺酸酯等。有時在浮選流程中加入重選,濕篩等作業(yè),目的是去除黃鐵礦,預先回收大鱗片石墨。非晶質石墨只有當品位達不到要求時,才采用浮選法初步富集,但精礦品位提高幅度小。
綜上所述,各類型石墨礦石,雖粗磨粒度、再磨段數、精選次數、磨浮濃度、藥劑制度有所差異,但原則流程基本相近,不同的是中礦返回地點不同,影響著選礦流程結構的變化。更多石墨礦選礦流程,可致電咨詢:0371-67772626。